![]() “芝麻信用里为什么提示我是失信被执行人?两条失信信息竟然让我扣了100多分……”日前,市人民法院执行局法官在传唤被执行人杨某时,杨某产生了疑问。 记者了解到,2014年10月份,杨某因在一起交通事故中承担次要责任,需赔偿受害者损失。但是两年多过去了,杨某仍有6万余元赔偿金没有兑付,被市人民法院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那么,杨某的芝麻信用为什么受到影响?原来从2015年开始,最高人民法院和芝麻信用签署了对失信被执行人信用惩戒合作备忘录。失信被执行人数据同步到芝麻信用之后,芝麻信用会向失信被执行人作负面信息提示,促使其履约。同时,失信被执行人也会在淘宝、天猫、支付宝、神州租车等接入“芝麻信用”体系的合作商户处受到约束。 此外,济源市人民法院2016年8月份还启动了执行案件流程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是由最高院主持开发的综合应用系统,通过设置提示提醒、审批管理、监督督促、程序控制、风险防控等节点,实现所有执行案件网上办案、网上公开、网上监督,对案件执行进行全程立体化的节点监控,全面促进执行工作质效提升、公开透明。 济源市人民法院执行局副局长赵凌青告诉记者,该系统实现了对被执行人存款、车辆、房产等财产点对点、总对总的查控,有效加强了对失信被执行人的信用惩戒。 “只要失信被执行人在全国21家主要银行开设有账户,法院就能通过该系统查到他的资产,并可以冻结、划拨。”赵凌青介绍,新收执行案件一经立案移送执行部门,使用系统就可自动提起一次网络查询。少则1分钟,多则半个小时,系统自动反馈查询结果。这不仅大大提高了查控效率,而且实现了足不出户便可对被执行人位于外地的银行账户进行查询、冻结及扣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