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高气爽,正是和亲朋好友一起郊游、爬山登高的好时节,如果能在捎点野味回家,那就更完美了!野味虽好,但要会辨别!尤其是路边的野蘑菇,你千万别采!这不我市的赵女士就中招了!![]() 误食野蘑菇中毒,在重症监护室躺了8天 8月14日,赵女士和几个朋友一起去爬王屋山,在途中阴凉处发现了几株野蘑菇。它们的“帽子”颜色偏白,“脚”细细长长的也是白色,外观看起来跟平常吃的蘑菇很像,闻着还有一股淡淡的清香。 赵女士和朋友都觉得这蘑菇没毒,当即采摘了不少。第二天晚上做饭时,她想起了自己摘的蘑菇,于是就清炒了一盘野蘑菇。 谁知,8月16日凌晨1点多,她突然出现肚子疼痛难忍、呕吐不止、拉肚子等不适症状。 家人赶紧把赵女士送进了医院,经诊断,确实为野蘑菇中毒。在市人民医院急诊科的重症监护室躺了8天后,赵女士的病情才逐渐好转。 8月份,我市有4人先后因误食毒蘑菇住院 蘑菇中毒一般发生在5至8月份,按照往年惯例,接下来的一段时间,这类患者也会陆续多起来。 小晨从市人民医院了解到,仅8月份,该医院急诊科先后接诊了4位误食野蘑菇中毒的患者。 8月10日,思礼镇一对60岁左右的夫妻在水洪池附近游玩时,采摘了野蘑菇,食用后发生中毒。 8月17日,思礼镇唐寺村村民商先生也在水洪池附近采摘了野蘑菇,食用后出现中毒现象。 急诊科王医生说,有些毒蘑菇辨别起来非常困难,所以容易出现误食中毒的情况。中毒的深浅与进食量有关,吃的越多,中毒就有可能越深。轻者会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严重的可以引起人体脏器损害,甚至导致死亡。 野蘑菇和大蒜同煮,大蒜变色则可能有毒 有专家提出,可通过下面几种方法鉴别毒蘑菇。 1.看外形:毒蘑菇菌面颜色鲜艳,有红、绿、墨黑、青紫等颜色,特别是紫色的往往有剧毒。菌盖上生刺、疣,菌盖中央呈凸状,形状怪异;菌面厚实板硬;菌柄上同时生有菌环和菌托,菌柄(根)不生蛆、不生虫、鸟不啄、鼠兽不吃,生长于阴暗、潮湿和污秽地方的野生菌,则可能是毒蘑菇。 2.看黏液:有的毒蘑菇被撕断后,可能会分泌出黏稠的液体,大多呈赤褐色,有辛辣、酸涩等异味,而且菌面破裂后,在空气中容易变色。 而无毒蘑菇,被撕断后分泌出的液体多为无色或白色,有特殊香味,菌面破裂后一般不会变色。 3.看煮食:在采摘蘑菇时,可用大葱在菌盖上擦一下,如果葱变成黄褐色,证明有毒。在煮蘑菇时,加入灯芯草同煮,蘑菇煮熟,灯芯草变成青绿色或紫绿色则有毒,变黄者无毒。与大蒜同煮,大蒜变色则有毒,不变色保持原色则无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