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一老人3个月捡3万个烟头 装满近5个编织袋,用坏两个夹子 他希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唤醒人们关注环境卫生的意识 ![]() 原传孝和他的捡烟头工具:夹子和袋子 高个子,头发花白,一手拎着袋子,一手拿着夹子,整个人看上去特别精神。每天,西关学校的学生快放学时,就有这样一位老人在附近转悠,双眼盯着地面,一看到烟头,就用夹子夹起放到袋子里。 这样的画面,已经持续了3个月。老人名叫原传孝,今年69岁,家住北海街道地质队家属院。他为什么坚持捡烟头呢?昨天上午,济源晨报记者见到了这位老人,为您讲述他的故事。 想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贡献 昨日上午,淅淅沥沥的春雨下个不停。原传孝在家没出门,往常这个时候他都在清趣园里,散步之余捡点烟头。 说起捡烟头一事,原传孝认为和自己加入花园社区老年志愿服务队有很大关系。去年年初,他加入了花园社区老年志愿服务队,成为合唱团的一员。当时,全市人民都在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努力着,原传孝和老年志愿服务队的成员每周三、周五也会上街劳动,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014年年底,原传孝被评为“优秀志愿者”,但他觉得自己做的还远远不够。虽然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已经告一段落,但城市的每个角落仍需要大家去维护。 “自己年龄大了,太重太累的活也做不了,何不上街捡烟头呢?”这个念头在原传孝的脑子里酝酿了很久。他认为,虽然城市越来越干净了,但市民随地扔烟头的现象仍比较普遍。 产生这个想法后,原传孝和老伴商量了下,当即买来夹子,找好袋子,开始走上街头捡烟头。 3个月捡了近5编织袋烟头 原传孝每天负责接送在西关学校上学的孙女,他往往会提前半个小时赶到学校门口。停好电动车后,原传孝就在附近转悠,一双眼睛盯着地面,看到烟头,就用夹子夹起放到袋子里。没一会儿工夫,他就捡了几十个烟头。 这件事儿被同样到学校接送孩子的李体云看在眼里。他觉得原传孝能这样坚持,着实不容易。 慢慢地,公园里、学校附近和自家旁边的马路上,都可以看到原传孝的身影。有时候他一天能捡几百个烟头,最少时也有几十个。捡到的烟头,原传孝没有直接扔到垃圾桶里,而是带回家,装到了编织袋里。 短短3个月的时间,原传孝已经用坏了两个夹子。新买的夹子才用了不到两个星期,他已明显感觉到里面的钢丝松了不少。“使用的次数太频繁了,同样的动作每天都要重复几百次。” 采访时,济源晨报记者跟随原传孝来到他家的配套房,小小的房间里充斥着浓浓的烟味,除了装烟头的编织袋外,还堆放着一些塑料瓶和旧纸箱。 从今年1月份到现在,原传孝捡的烟头已经装满近5个编织袋。这些编织袋都被他捆好后整齐地堆放在配套房的一角。原传孝称,所有的烟头加起来至少有3万个了。 希望更多人关注环境卫生 原传孝退休后,主要和老伴一起照顾正在上学的孙女。在他看来,上街捡烟头是顺手之事,也对得起自己“优秀志愿者”的称号。 “捡烟头对我来说是举手之劳,不仅能够让地面看起来更加干净,同时也锻炼了身体。”原传孝说,自己在街上捡烟头时,有些吸烟的市民看到后会不好意思,便把烟头丢进垃圾桶内。但有些市民还是会直接把烟头扔到地上,他不会上前与之理论,只会当着那个人的面把烟头捡起来。 “干净整洁的环境与人们的文明素质密不可分,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让更多的人关注环境卫生。”原传孝希望有一天,他和他手中的夹子可以光荣退休,失去用武之地。 |
我是我的我 发表于 2015-4-2 15:17
前几年的话还能卖好些钱了
不赖先生 发表于 2015-4-2 22:50
你是想说前两年的捡烟头换钱的好事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