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我市献血率为29‰居全国前列 2014年,我市完成总采血量39740个单位。这些“生命之源”,来自一整年20318人次的自愿无偿献血。 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市献血率为29‰,位居全国前列。 农民、工人成为献血主力军 在这20318人次的无偿献血英雄中,农民、工人显然成了主力军。 从市中心血站给出的数据来看,农民献血达14460人次,占总献血人数的71.2%;工人献血达3615人次,占总献血人数的17.8%;其他行业人员占总献血人数的11%。 目前,我市有3辆无偿献血车分布在我市各个地区进行采血。其中1辆在宣化大街步行街,1辆在大张盛得美购物广场,还有1辆轮流在思礼镇、轵城镇、梨林镇、坡头镇等地进行采血。“献血车开到了农民朋友的家门口,他们可以在自家门口无偿献血,这可能是促使农民朋友成无偿献血主力军的原因之一。”李晓雪说。 男性更适宜献血 记者了解到,2014年我市献血者中,男性比女性多了一倍,往年也是如此。 在采访中,市民王女士认为,这和女性的生理特征有关。“我知道献血对身体有好处。但对我们女性来说好像比较麻烦,月经期间和经期前后三天都不适合献血。生理限制一多,行动就受到了阻碍。” 血站工作人员介绍,正常人体总血量约占体重的8%左右。一般情况下,这些血液并不都参加血液循环,有五分之一至五分之二的血液是储存在肝、脾等脏器中。当人体少量失血时,储存的血液会释放出来参与血液循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每次献血400ml,占体内血液总量的十分之一左右,不仅对献血者健康无碍,更有益于促进机体新陈代谢,减少心血管等疾病及癌症的发病率。 我市最缺血小板 “我市各个血型全血一般不太缺,但是由于对机采血小板保存的特殊要求,偶尔会出现偏型情况。”李晓雪告诉记者, 随着医疗体制的改革,老百姓如今看得起病了,因此,近些年临床用血量一直在增加。2014年,我市临床使用血小板较2013年增加200多个单位。 李晓雪说,当血液粘滞处于较高水平时,适量献血,特别是适量捐献血液中的有形成份,可有效地降低血液粘滞度,预防多种疾病。正常人红细胞体内寿命为120天,血小板在血液内可存活8至11天。因此,正常人每隔6个月就可以献一次血,血小板每隔2周就可以献一次。 用血报销37.65万元 献得多,用血时也能免费用得多。记者获悉,2012年9月以来,我省已实现异地用血报销。 在我省献血的无偿献血者本人和无偿献血者的家庭成员(指献血者配偶、双方父母、子女及其配偶),只要持相关凭据,到献血地或用血地的血站都可一次性办理报销手续。对此,2014年我市办理用血报销(包括异地)37.65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