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在线

搜索
济源在线 首页 济源新闻 聚焦济源 查看内容

城乡一体化勾勒出的“幸福济源”

2014-12-25 21:58/ 发布者: admin/ 查看: 772/ 评论: 0

摘要济源市2005年被确定为河南省城乡一体化试点市以来,紧紧围绕“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先行区和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目标,按照“发展求特色、建设出精品、创新当尖兵”的总要求,着力打破城乡二元 ...

济源市2005年被确定为河南省城乡一体化试点市以来,紧紧围绕“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先行区和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目标,按照“发展求特色、建设出精品、创新当尖兵”的总要求,着力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从根本上消除城乡差别,形成了规划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境、要素配置“六位一体”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在城乡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济源人的幸福指数也是越来越高。从流传在当地的几句顺口溜中,我们也许能看出点什么。

济源市委书记何雄:

按照党的十八大要求,济源将继续以“六位一体”助推城乡一体化,着力探索改革驱动、民生优先、产业优化、生态友好的发展之路,努力实现共同富裕、科学发展,力争在河南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济源市市长王宇燕:

“六位一体”,规划布局一体化的关键是“全域”,产业发展一体化的关键是“融合”,基础设施一体化的关键是“同质”,公共服务一体化的关键是“均等”,生态环境一体化的关键是“宜居”,要素配置一体化的关键是“同权”。

统筹规划、全域布局,促进规划布局一体化

民谣:“落实党的十八大,改善民生乐天下;文化场馆全开放,资源共享惠万家;文化活动润无声,城乡文明顶呱呱。”

事件:2012年8月,处于济源市东南片区的邱礼庄安置房开工建设。2014年11月18日,邱礼庄安置房竣工交房。邱礼庄安置房项目总投资约3.1亿元,建筑面积约11.3万平方米,住宅面积7.8万平方米,有639套房。从2013年11月整村拆迁以来,经过一年的临迁生活,邱礼庄居民逐渐开始回迁,享受梦寐以求的幸福生活。居民宗素云拿着新房钥匙高兴得合不拢嘴:“这房比以前好多了!”

背景:按照“全域规划、一体发展”的思路,济源对1931平方公里的市域面积进行通盘考虑、统筹布局,着力构建“中心城区+复合型组团+中心镇+新型农村社区”的新型城镇体系。

在具体实践中,济源市突出抓好中心城区和新型农村社区两个重要节点,着力在提升中心城区的承载能力和综合服务功能上下功夫,一方面,加快推进道路、“两气一水”、城市绿地、游园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另一方面,全面启动一批中心商务区、特色商业街区项目,着力完善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等公共服务,中心城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明显提升。

济源市将全市528个行政村(居)整合规划成41个新型农村社区,并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禀赋和发展特色,将新型农村社区分为城镇带动、产区一体、产业培育、特色民俗、生态宜居五种类型,让农民“离土不离乡、就业不离家、进厂不进城、就地市民化”,促进了农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根本转变。

集聚融合、转型升级,促进产业发展一体化

民谣:“平原处处是新家,工业山上开新花。集群集约集发展,做大做强做新葩。”

事件:运输线、淋雨线、检测线等所有总装生产线已全部进入调试阶段,数十个工种的几百名职工在不同岗位,手持不同工具或操作不同机器同时紧张作业,弥漫在济源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一个庞大车间里的紧张气氛如同在迎接一场战役。12月23日,一位管理人员告诉记者:“我们确实在迎接一场战役,几天后,力帆电动汽车将在这里下线。”中国最大的民营企业之一重庆力帆集团在济源市投资的电动汽车项目自2014年6月份开工建设,到目前为止首款新能源电动车下线在即,济源市用短短半年时间,在集聚融合、转型升级方面跑出了一个漂亮的“河南速度”。

背景:为破解制约产业发展的空间、土地、资源等瓶颈问题,按照“工业出城、项目上山”的理念,济源市规划建设了玉川、虎岭两个省级产业集聚区和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加快推进产业集聚,既节约集约利用了土地资源,也为工业和城市的发展拓展了空间。据不完全统计,3个集聚区工业总产值已超过610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60%以上,吸纳劳动力6.5万人。

遵循“传统产业做长做强,新兴产业招大引强,全面加快服务业发展”的思路,济源市不断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有色、钢铁、煤化工等传统产业通过拉长产业链条、开展战略合作,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显著提升;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电子电器、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富士康、力帆、双汇、伊利等一批战略投资项目进驻济源。

立足“组团布局、内涵发展”,济源市打破一、二、三产业的界限,根据不同区域的发展特色规划建设了虎岭转型发展功能区、玉川循环经济功能区、西霞湖生态经济功能区、王屋山生态旅游功能区、东部特色高效农业功能区,与中心城区核心功能区形成分工合作、产业链接、向心发展的“1+5”产业格局。

同质配套、共建共享,促进基础设施一体化

民谣:“民生工程暖人心,每条每项是真经;党的政策送下乡,干部是群众的贴心人。”

事件:“啪”,一声响亮,沼气灶冒出了幽蓝的火苗,眨眼的工夫,水就烧开了。12月23日,济源市王屋镇茶房村农民李小旦高兴地对记者说:“以前都是烧柴火、烧煤球,还烟熏火燎的;现在用沼气做饭,又快又干净。”左邻右舍纷纷拉着记者参观他们家的厨房,记者看到,自从用上沼气,山里农民厨房的设施也变得现代化了,电磁炉、不粘锅等一些现代化的厨具等几乎家家都有。一位村干部介绍:“俺村沼气建设与改厨、改厕、改圈同步进行,冬天能洗上热水澡了,去厕所也用上干净卫生的抽水马桶了。”

背景:虽然济源山区丘陵面积较大、农村分布分散,但近年来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向农村延伸,实现了镇镇通高速、村村通自来水、组组通硬化路,建立了“村收集、镇运输、市处理”的城乡垃圾处置体系,并实现了农村宽带和光缆全覆盖。随着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城镇、进企业,农村基础设施的综合利用效率越来越低,而且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也希望过上像城市里那样有抽水马桶、淋浴、暖气的生活。济源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一方面引导农村人口加快转移集聚,另一方面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向组团、中心镇、新型农村社区延伸。在平原区实现供水、供气、供暖、污水和垃圾处理全覆盖,在山区因地制宜建设污水、垃圾处理等公用设施,既减少公共财政投入,又提升基础设施利用效率,实现了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城乡居民生活同质。

均衡配置、均等服务,促进公共服务一体化

民谣:“党和政府送温暖,患病遭灾有人管;城乡救助一个样,贫困农民心里亮。”

事件:济源市王屋镇农民侯某2013年突患蛛网膜下腔出血,而且病情危重,治好这种病大约要花十几万元,这么多钱让一个山区家庭去哪儿筹呢?得知新农合提高了重大疾病的保障水平后,侯某入住一家市级医院,住院3个多月,纳入补助的费用是11.6万余元,享受重大疾病补助政策前只能补助6万多元,享受重大疾病补助政策后,她得到了8.99万元的补助。邵原镇刘寨村一名儿童患先天性心脏病,要治疗光手术费就需要几万元,知道新农合有重大疾病保障政策后,孩子在家长的陪同下入住一家医院做手术,全部费用近3万元,最后结账家里只花了2000多元。

有效的重大疾病保障机制,大大减轻了患者的就医负担,让新农合这一惠民政策与群众的心贴得更近。

背景:近年来,济源坚持以人为本、民生至上,强化政府在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上的主导作用,一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但是,城乡公共资源配置不均衡的问题依然存在,城乡居民在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还存在差异。为此,济源市大力实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工程,着力构建覆盖城乡、功能完善、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实现了城乡居民在就业、教育、社会保障、社会救助、住房保障、计划生育、退役士兵安置等方面的“七个完善统一”,率先在全省出台城乡居民就业服务均等化政策,实施无差别的城乡就业创业服务;率先基本普及了高中阶段教育及学前三年教育,率先推行了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率先在全省实现了城乡居民养老、医疗、最低生活保障的全覆盖,各项保障标准走在全省前列;城乡士兵“同义务、同待遇”试点工作受到中央军委首长和省委领导的充分肯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深入实施,让城乡居民平等地享受到了一体化的公共服务。

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促进生态环境一体化

民谣:“蓝天之下你我他,环境优美靠大家”;“家里卫生搞不好,有儿媒人不来找”;“洁净美丽好人家,嫁女莫嫁脏乱差”。

事件:12月23日,济源市轵城镇南部岭区的狼岔村和煤窑沟,两家现代农业开发公司正在对山头进行农田综合开发整理。经过挖掘机的慢慢推进,原来乱石丛生的山坡渐渐变成了开阔的土地或整齐的梯田。紧跟着工程推进的,则是开始往地里铺设细细的地埋管。“这是用来渗灌的,为了节水,我们不再像以往那样大漫灌式浇水,而是全部采取这种地埋式渗灌。”

背景:济源是以工业为主导的城市,在中原经济区建设的生态布局中,承担着建设南太行、沿黄生态屏障区的重任。近年来,济源全市上下形成了“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共识,围绕建设生态宜居精品城市的目标,以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试验区为抓手,按照“显山、露水、见林”的生态发展理念,沿山、沿河、沿路推进生态廊道建设,着力打造“四水绕城、多湖点缀”的生态景观系统,城市出境水质达标率达到100%,城市空气质量良好以上天数连续五年达310天以上,跻身河南省环境质量良好城市行列。与此同时,利用冬春农闲季节,持续开展造林绿化、农田水利建设、土地开发整理、村容村貌综合整治工作,全市林木覆盖率达到52.42%,开发整理土地5万亩,建成省级生态文明示范村133个,城乡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示范市和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市、河南省宜居城市等荣誉称号。

政策引领、改革驱动,促进要素配置一体化

民谣:“百姓需求面扩大,资金都由财政拿;惠民工程人人夸,农村不比城里差。”

事件:2014年10月1日,济源市梨林镇北瑞农村集体资产发展有限公司揭牌仪式在该村举行,这是济源市挂牌成立的首家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制公司。村民代表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选出了他们的董事会、董事长和总经理。村里990亩土地全部流转出去,该村956名村民变身公司“股东”,今后每年都可以享受集体资产赢利后的分红。“土地确权流转后,我们不用种地了,成立农村集体资产发展公司后,可以将村里的集体建设用地、村办资产盘活搞经营。”村支书张国祥说。

背景:近年来,济源紧紧围绕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切实加大改革创新力度,不断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房屋所有权的确权颁证工作,并建立产权交易平台,让农村产权可流转、能抵押、可担保、能转让,让农民手中的土地、房屋由“死资产”变成“活资本”,农民由“无产者”变为“有产者”。

济源市从农村产权抵押管理入手,建立政策性的担保基金和担保公司,分解银行贷款风险;同时,积极发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农村新型金融组织,不断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加大支农贷款发放力度,破解制约“三农”发展的资金难题。该市参照执行保障性住房供地政策,确定平原、山区、丘陵社区人均建设用地标准,允许社区建设腾退出来的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通过协议方式实现有偿、有限期流转,最大限度地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

最新评论

相关分类

更多

图文热点

环境影响报告书征求意见稿全文公示
环境影响报告书征求意见稿全文公示
济源市裕鑫铜业有限公司冶炼废渣综合回收生产线原料结构调整及提升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河南坤萤纳米材料有限公司 年产6000吨纳米氟化铝功能材料...
河南坤萤纳米材料有限公司 年产6000吨纳米
河南坤萤纳米材料有限公司年产6000吨纳米氟化铝功能材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征求意见稿全文 ...
小能人和龙儿雪儿幼儿园优秀人才招募中优秀园长、保教...
小能人和龙儿雪儿幼儿园优秀人才招募中优秀
小能人&龙儿雪儿幼儿园优秀人才招募中…… 招聘岗位:优秀园长、保教主任、优秀教师 入职 ...
恒通滨河花园房屋出租/已租出
恒通滨河花园房屋出租/已租出
位于恒通滨河花园有一套三室两厅一卫一厨电梯房出租,家具、家电齐全,拎包入住。1750元/月 ...
济源警方打掉一涉诈“两卡”跑分团伙 抓获犯罪嫌疑人7名
济源警方打掉一涉诈“两卡”跑分团伙 抓获
近日,济源示范区公安局在深入开展“雷霆1号”反诈专项行动中,综合案侦中心和玉川分局王屋 ...
济源幼儿园介绍
济源幼儿园介绍
德信教育集团坐落于风景秀美的愚公故里河南济源,下设 “小能人”、“龙儿·雪儿”、“普兰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