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外地口音女子在我市街头卖“宝贝” 疑用乌龟摆件抹黄泥冒充古董 市文物局提醒:街头“古董”不能轻信,必要时可向公安部门举报 昨日,我市街头出现一名操着外地口音的女子,抱着两个沾着泥土的乌龟模样的物品在售卖,并称这是“古董”。 围观市民问及价格,该女子张口就道:“5000元两件!”是真?是假? 随后,济源晨报记者咨询市文物局工作人员得知,这些所谓的古董多是不值钱的工艺品做旧后制成的。市民在遇到此种情况时一定要谨慎,必要时可向公安部门举报。 事件: 女子抱着“古董”当街售卖 “只要给钱就卖,这是白捡的,我不会多要钱的。”昨日上午10点左右,济源晨报记者在宣化街永辉超市门前见到一名操着外地口音的女子,抱着两个乌龟模样的物品在当街售卖。 女子自称“乌龟”是家人从工地上挖出来的,自己就想卖了换点钱。 女子的“宝贝”吸引了不少市民的围观。她介绍,两只“乌龟”一只重10.8公斤,一只重13.8公斤。在问及具体价钱时,女子张口就说“5000元两件”。但该女子比较谨慎,不让围观市民弹去“乌龟”身上的泥土,更不让大家拿在手里观看太长时间。 一位大爷问及“乌龟”的材质时,女子摇摇头称并不知道,“我不太清楚,可家里人说这东西很值钱”。 提醒: 工艺品做旧后制成所谓的古董 不过,市民都比较警觉,多是询问却无人购买。随后,女子抱着自己的物品转移了地方,可一连换了几个地方都没有卖出一件。 这古董真的这么值钱?随后,济源晨报记者联系了市文物局的工作人员。工作人员称,以前接到不少群众举报类似案件,他们现场查看后发现,所谓的古董只是不值钱的工艺品做旧后制成的。 工作人员提醒市民,真正的文物是不允许随意买卖的,售卖文物需要有营业执照。市民在街上碰到此类情况时,一定要擦亮眼睛,谨防上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