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幢四层高的楼房,内部养殖布局设计合理,通风降温设备齐全,所有出栏生猪通过电梯运送到地面,然后经过走猪通道,到达装猪台,称重装车外运……”,这是河南省济源市下冶镇曹腰村侯苏周的养猪场景象。 在笔者看来,这样的养猪场除了可以刷新养殖速度,最大的好处在于提高了养殖质量。其一,整个饲养过程科学、卫生、安全,从繁殖猪仔、到喂养、再到出栏,可以减少疫情发生,同时对疫情的控制力强,消费者吃上这样的猪肉会很放心。 其二,这种“公寓式”养殖,省去了人力干预,可避免对猪的人为惊吓。谁都知道,购进猪仔时一般需要人逐个捉逮,出栏时更要动用人力捆绑、抬扛、过秤、装卸,既消耗人力,又对猪的安全构成一定威胁。如果这个猪场临近闹市,噪音影响也会给居民群众带来诸多不便。采取“公寓式”养殖,一切由猪自己行动,养殖人员只在旁稍做驱赶即可。这似乎让猪感觉活得也很“文明”、“体面”。 其三,“公寓式”养殖的一体化设计,实现了传统养殖向生态养殖的质的跨越。因为遏制了养殖污染,既提高了环境质量,又提高了排泄物的利用效率。排泄物进入沼气池,可以用来发电照明和取暖,经处理后进入养鱼池可以成为鱼类饲料,可谓一举多得、一举多赢。 如此,我们没办法不对这“公寓式”养殖点赞了。愿这一养殖模式得以复制,期待可以大面积推广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