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8”事故伤者、济钢工人刘建廷目前已脱离生命危险 ![]() 刘建廷在医院的床头卡 12月8日下午,济源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济钢)的热力车间发生了一起安全生产事故。两天(10日)后,济源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发布通报称,事故造成3人死亡。 据济源市安监局称,目前了解到今年发生在济钢的事故就已有4起,共造成6人死亡。然而,记者了解,济钢“12.8”事故仍或存在瞒报伤亡人数、隐瞒事故原因等。 事故疑点重重 通报或避重就轻 疑点一:伤亡人数涉瞒报 在12月9日,济钢集团办公室已向员工发布公告,该公告内容与济源市安监局发布通报内容一致,介绍了“12.8”事故的相关情况:工人牛利合到喷碱塔水池捡拾木棒时落入水中,随后热力车间风机工段工段长刘东升、张勇先后进入水池施救并落入水中,后3人被救起后送往济钢医院,经抢救无效死亡。 但据走访了解,此次事故除造成3人死亡外,还有1名工人受伤。伤者刘建廷26岁,初步诊断为氮气中毒,目前已脱离生命危险。 据刘建廷回忆:“当时我听到车间副主任喊我下水池救人,我就找了一根电线拴住自己下去,也没有防护措施。下去时就看到水池中漂浮着一条腿和一个头,当时人已经不行了。然后我就昏迷了,醒来时就在医院了。我和3名死者都属于工厂的风机房检修队,前一阵厂里的劳务工在这检修时还没事,这次发生事故应该是氮气泄露造成的。” 然而,济钢办公室9日发布的公告和10日济源安监局的通报中都只字未提及刚脱离生命危险的工人刘建廷。 据了解,针对生产安全事故,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报告,不得瞒报、谎报、迟报、漏报。发生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的涉险事故,也属生产安全事故。未公布受伤者1名,是忽略还是有意而为之?还是另有它因? 疑点二:事故原因只字未提氮气泄露 无论是济钢发布的公告,还是济源市安监局发布的通报,均对事故的过程表述为:工人喷碱塔水池捡拾木棒落水,随后赶到施救的2人相继落水,3人被救起后被送往济钢医院,经抢救无效死亡。 但据济钢医院急诊科参与抢救的医生介绍,造成伤者的原因是氮气中毒,在封闭的空间氮气达到一定浓度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造成窒息,甚至死亡。 今次事故幸存者刘建廷也确认,事故发生时造成他昏迷的直接原因是氮气泄露,“当时如果不是我身上拴的有绳子,也跟他们一样上不来了。” 记者在医院医生、死者家属、车间工人处了解到的死者死因皆为氮气中毒,但12月9日济钢办公室的公告和10日济源市安监局的通报中都只介绍死者为救人落水后死亡,只字未提氮气泄露一事。 据济源市安监局的苗姓副局长介绍,“12.8”事故现已上报至该局,事故原因初步认定为工人盲目施救造成的,共有3人死亡1人受伤,事故发生后工人经抢救无效后死亡,事故原因疑似缺氧窒息。 当被问及是否有可能存在有害气体泄露导致工人中毒身亡的可能时,苗副局长表示,当天济源市安监局就对车间内气体进行了检测,初步了解并未发现有毒气体泄露。 疑点三:3名死者死亡时间存争议 济钢及济源市安监局均称,3名死亡工人是抢救无效死亡的。而据济钢医院急诊科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医生介绍:“事故共送来4人,其中3人拉过来时就已经不行了,带着氧气就是做做样子,剩下1人昏迷,现已抢救了回来,目前已脱离生命危险。” 当被问及为何对外说是抢救无效死亡时,该医生纠正到:“当场死亡跟抢救无效死亡对于工厂领导来讲,那可是不一样的!” 事故幸存者刘建廷回忆事发时情形也称,“下去时就看到水池中漂浮着一条腿和一个头,当时人就已经不行了。” 12月10日晚,在济钢厂区附近的阳光快捷宾馆,死者张勇的亲属向本网介绍:“当时,救人的工人刚进入水池救人就不行了,简直就是‘秒杀’。还有一个姓刘的工人也是刚下去救人就晕倒了,幸亏身上拴有绳子,不然也上不来了。” 济钢安全事故频发 或已致12人死亡 10日上午,在死者刘东升的追悼会上,一位李姓工人向本网介绍说,“济钢今年厂里发生的安全事故可真不少,我们工友昨天掐着指头算了算,今年都死了12个人了。” 对于坊间流传的济钢今年事故频发、现已造成多人死亡一事,10日,济源市安监局苗姓副局长证实,济钢今年报过来的事故有几起,除今次3人死亡事故以外,还有3起事故共造成3人死亡。 “之前的3起事故是其他劳务公司在济钢厂里干活的时候,因为民工有一些个人违章操作造成的,这些属于外协单位。”苗副局长说。 据济钢工厂行政人员林浩(化名)介绍,济钢招收劳务公司工人在此作业,一方面是为了可以省去工人的社保福利待遇支出,另一方面如果发生事故后,工厂可以推卸相关责任,“但在济钢工厂内进行施工作业,安全事故又发生在厂内,就绝对属于工厂的安全事故。” 作为国内大型钢铁骨干企业,接连发生多起安全事故,济钢集团对日常安全管理、安全措施是否做足了功课?当地安监部门是否应已引起高度重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