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办证、贷款、开锁、房屋出租……各种小广告像牛皮癣一样,张贴在我家的大门上、对联上、墙上。”近日,家住水蓝湾小区的黄女士向本报记者反映,她已经被小区里层出不穷的小广告搞得疲惫不堪了。连日来,记者走访了我市多个小区,发现这些被称为“城市牛皮癣”的小广告无处不在,疯狂地抢占着小区的楼道、墙壁甚至门锁。 “文明家庭”牌匾也被小广告侵袭 12月10日上午,记者在黄女士所在的水蓝湾小区看到,该小区所有的楼道都已被小广告侵袭。广告内容五花八门:通下水道、开锁、无抵押贷款等不一而足;广告颜色也是五颜六色:红的、绿的、蓝的、白的等,对居民视觉形成了严重的污染。 在其中一栋居民楼内,记者看到,二楼住户的对联上被贴满了通下水道、开锁的小广告,门锁上也被贴上了开锁的小广告。更让记者吃惊的是,这户住户门前金灿灿的“文明家庭”牌匾上也被贴上了一张蓝色的通下水道的小广告,看上去非常刺眼。 “这些小广告像野草一样,你刚铲除干净,它很快就卷土重来。”小区一名居民向记者无奈地说,这些“细致入微”的“贴心提醒”并没有带给人们多大的方便和感动。相反,各种颜色、杂乱张贴的小广告严重影响楼道的美观和卫生。 “久治不愈”的小广告愁坏市民 “前段时间,我费了好大劲才把门前的小广告清理干净。你看,这里又被贴满了,很心烦!”水蓝湾小区居民李欢指着自家贴满小广告的大门说,有些小广告处理起来很费劲,需要用小铲子铲半天。 豫港花园小区住户张平告诉记者,他一入住,小广告就接踵而来。刚开始,他每天出门第一件事就是撕小广告,后来发现真的是力不从心。“你今天撕一张,第二天就贴三张。人工清理都赶不上小广告出现的速度。”张平说。 家住济水花城小区的王国栋与小广告“斗争”已六年有余,但依然无法战胜这些“城市牛皮癣”。“以前看见自家墙上张贴的小广告就随手撕掉了。但现在,小广告被贴得太牢了。撕一半还剩一半,让人看着更闹心。”王国栋说。 治理小广告须“对症下药” 据了解,这些小广告之所以难治理,一个重要原因是市民与小广告之间存在被扭曲的市场供求关系。 “市民一方面对小广告的胡乱张贴深恶痛绝,另一方面又对‘修通管道’‘装饰装潢’等广告有一定的需求。”在我市政府部门上班的李晓说,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有些人不惜铤而走险。“小广告容易张贴,且张贴过程很隐蔽,大多在深夜进行。即使张贴者被抓到了,也会因其不认识幕后主使者而不了了之。因此,虽然有关部门在下大力气整治,但是这些小广告仍如同野草一般难以根除。”李晓说。 在采访中,多家小区的物业人员也道出他们的无奈。这些物业人员表示,小区里每天进进出出的人很多,也不好判断哪些是贴小广告的人。如果想彻底解决,只能挨个盘查搜身。但是,物业的保安没有这个权利。 那么,该如何治理乱贴小广告呢?采访中,许多居民建议,整治小广告的关键是“对症下药”。城市管理部门应该引导这些发放小广告的公司改变传统、粗放、低效的广告宣传方式,加强市场监管,建立诚信档案,对随意张贴小广告的从业者坚决予以惩罚,形成强大的威慑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