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哪个姑娘没喊过减肥的口号?为实现瘦身大计,除了节食、运动外,有些人甚至冒险尝试各种各样的减肥产品。 微信朋友圈里,有一种名叫 “New weight loss”的减肥产品,经常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 近日,我市有一名女士就吃了这款减肥产品,谁知非但体重没有降低,反而吃出了意外情况。 9月6日,家住我市西关居委会的小莹(化名),从一个微信好友处购买了一瓶价格为450元的减肥药。 谁知,服药的当天,小莹就出现了头晕无力、双腿发软、浑身出虚汗、口干舌燥等症状。“我在微信上问卖家这是怎么回事,她说这个属于正常反应,过几天就没事了。”结果六七天过去了,这种情况不但没有缓解,还加重了。 “当我服用到第六七天的时候,整个人都感觉没力气了,身体出现严重不适。”于是,小莹赶紧联系了卖家。听闻小莹的状况较为严重,卖家建议她将药停一停。小莹听从了卖家的建议,15日那天起就没再吃药。 然而,9月19日晚8点左右,小莹的肚子疼痛难忍,于是在家人的陪伴下来到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就诊。 “医生诊断是肠胃道粘膜被破坏,怀疑是减肥药的作用。”小莹说,当天她在医院的急诊室输液直至次日凌晨2点,身体状况才得以好转。 由于抹不开面子,小莹也没有再找卖给她产品的朋友深究此事。记者拿到了小莹购买的减肥产品后,发现了几个疑点。 疑点1:食品还是药品?包装让人看花眼 这种名为“New weight loss”的减肥产品的包装上写满了英文,但仔细一看发现,包装正面下方标着“Guangzhou DE ai biotechnology co., LTD”的字样。 包装盒内还附着一张产品使用说明书,里面的内容也跟包装盒上的基本一致,只是附上了中文翻译。 但是,这瓶减肥产品到底是属于食品还是药品呢?包装上既没有食品包装应有的产品标准代号、生产许可证编号等,也没有药品包装应有的药品批准文号以及质量合格标志等。 记者将这款减肥产品拿到了市食药监局进行咨询。看到这样的包装,市食药监局的工作人员判定这款产品不属于药品。但是,它也不符合正规食品包装的要求。对此,他们建议小莹先进行举报,然后市食药监局的执法人员会根据其提供的线索进行追查。 疑点2:同一个防伪码,却查出了不同的结果 看到盒子上方有防伪二维码,记者当即打开手机微信进行扫码查询,显示为“您好,您所查询的是New weight loss正牌产品,请放心使用!”但这句话的下面紧接着还附着一句话:扫描所得内容并非微信提供,请谨慎使用。那么,这个防伪码的查询结果到底可信吗? 在“中国商品防伪数据验证中心”“中国商品信息验证中心”“中国商品防伪查询中心”等网站上,济源晨报记者将该商品的防伪码输入查询时,得到了“该商品不存在”的结果。 提醒 市食药监局流通科的工作人员建议市民去正规网站或者商店购买减肥产品,购买时一定要擦亮双眼,检查商品是否有相应的安全标识,切勿购买网上的三无产品。一旦发现购买的食品药品质量方面存在问题,可拨打食品药品投诉举报热线12331进行投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