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10日晚上10点半左右,范女士老公陈先生的手机接到了一个来自广州佛山,号码为13129009205的电话,对方张口就问是不是买过基金。 想着对方肯定是诈骗的,范女士草草应付了几句,就挂了电话。接下来对方又连着打了两个电话,范女士都没在理会。 电话声落之后,范女士才注意到,就在电话的间隙,陈先生的手机共收到5条信息,而信息内容则让她大惊失色。 5条信息内容均为陈先生工商银行卡支出提醒:3个300元,一个2000元,一个500元,一共3400元。 大晚上,手机银行卡都在身边,怎么好端端的就被支出3400元呢。范女士当即登录手机银行进行查询,查询结果让范女士更加吃惊,存在陈先生工行卡内的3400元确实被支出了,卡上还剩余977元,范女士赶忙把剩余的钱转到另一张卡上,随即报了警。 之后范女士再次接到之前那个基金电话,问范女士购买基金的事儿是不是出自本人,如果不是本人的话,请提供一个验证码,他们会把那笔款冻结,两天之后将会把钱返回。听闻范女士已经把银行卡冻结,对方就把电话挂了。 今天,在工商银行济源分行天坛路支行里,记者见到了范女士及其老公陈先生。 范女士告诉记者,工商银行广州分行现在已经查出自己的钱现在在广州一家名为长盛基金货币的后台,由于没有密码和验证码,这笔钱目前还不能被取走。对方要求范女士把自己的身份证、银行卡正反面拍照发给他们,来取消基金购买。由于不能确定对方的真伪,范女士没有给他发过去。 工商银行济源分行天坛路支行行长王明战告诉记者,范女士这样的事件很有可能是自己网上购物无意识泄露了信息所致。除此之外,在手机上下载病毒软件,比如一些链接,甚至于浏览黄色网站,都有可能引起手机中毒,信息被泄露。 王明战提醒市民,遇到这种情况,市民先拨打银行电话进行挂失冻结,然后到开户银行查询消费明细,然后带着明细到公安机关报警。 济源反信息诈骗中心民警提醒市民,预防电信诈骗,一定不要轻易泄露自己的个人信息,遇到任何人向你索要与银行卡有关的验证码,一定要提高警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