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可减少PM2.5排放71.91万公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3万吨 12月17日,在王屋镇茶房村范建设家,正在用沼气做饭的他深有感触地对记者说:“以前,我们农村都是用柴火或煤球做饭,不仅慢,还烟熏火燎的;现在用沼气做饭,一会儿就做好了,还干干净净的。当下,人们都在说雾霾的事,像推广沼气肯定会对天气有好处。”据了解,目前我市沼气用户已达4.826万余户,每年可减少PM2.5排放71.91万公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3万吨。 采访中,市环保局环境科学研究所所长卢一富告诉记者,农村的大气PM2.5的主要成分是元素碳,它的主要来源为柴火和煤炭燃烧,这些都是低空排放,对人体的危害很大。特别在农村的夏收和秋收季节,大范围焚烧秸秆,成为雾霾天气多的主要原因。国家环保部每年这个时候都要用卫星观测各地火情,我市连续3年没有火情。这说明沼气推广和秸秆还田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据悉,2006年以来,我市就把沼气建设列入为群众办实事的项目之一,做好科学规划。在山岭区,主要以户用沼气建设为主,沼气池建设与改厨、改厕、改圈同步进行。在平原区,以建设大中型沼气工程为主,沼气建设与养殖小区、蔬菜种植业、林果业、规模种植业相结合,形成以沼气为纽带的“猪-沼-果(菜、茶、粮)”等农业生态循环模式。为了使这项富民工程落到实处,市里还出台了《济源市农村沼气建设实施方案》,列出专项资金进行奖补。8年来,市财政累计列支沼气建设专项资金2500余万元。截至目前,我市沼气用户达到4.826万户,其中大中型沼气工程34处,实现集中供气11871户,养殖小区和联户沼气工程用户484户,户用沼气工程36445户。 “沼气可是我市天气优化的有功之臣啊!沼气不仅成为清洁能源,也使大气污染物排放大大减少。”市农村能源管理站高级农艺师王红霞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农村的一个4口之家,如果全年生火做饭、取暖全部使用柴火和煤炭,每年要消耗标煤0.7吨,消耗柴火2.86吨。按照现有4.826万余户群众使用沼气计算,每年我市至少可以减少PM2.5排放71.91万公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3万吨。” |